中國正打造「健康絲綢之路」,美媒對白宮是「恨鐵不成鋼」
文章將中國打造的物流網絡稱為「健康絲綢之路」,並且稱之為「一個真正的雙贏機遇」;對於中國取得的成績,《華爾街日報》用了這樣一個比喻,當歐美國家正在為自身疫情焦頭爛額的時候,中國完全可以像一個「穿着華麗鎧甲的騎士」在世界各地馳騁。
緊接着《華爾街日報》筆鋒一轉,對美國自己的表現「恨鐵不成鋼」,文章批評前任總統特朗普拒絕參加由世衛組織牽頭、多國參與的「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」,此舉讓美國的國際形象蒙上了一層灰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的這篇報道,依舊將中國向國外提供新冠疫苗描述為「疫苗外交」。說實在的,中國參加世衛組織的「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」,真心誠意幫助發展中國家抗擊疫情,是我們作為一個大國應盡的責任,是為了促進全人類的健康事業發展,也是為自己爭取一個安全穩定的國際來往和貿易環境,符合我們自身的發展利益;我們因為這些善舉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讚譽,提高了國際形象、爭取到了國際話語權,這是被動獲得的獎勵,甚至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。
退一萬步講,我們就算搞「疫苗外交」西方又能咋地?我們國內疫情基本可控,對疫苗的需求並不迫切,完全有餘力幫助其他國家,難道還不能爭取一點獎勵?有這樣的能力,為何不用來爭取一些國際話語權?
《華爾街日報》將中國比喻為「穿着華麗鎧甲的騎士」,實際上是將中國描述為展示自己「救世主」的形象。拜託,我們成為「救世主」不是自封的,而是朋友們的捧場,西方某些人看不慣,你行你上啊!當初為何不說服特朗普加入疫苗計劃?現在又為何不去說服拜登同意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建議,將3%到5%的新冠疫苗捐贈給發展中國家?
中國是很同意馬克龍的這個提議,而且我們能做得更好!西方有些人啊,看到中國的活躍表現,酸了;早些時候幹嘛去了,去年疫情剛出現苗頭時,我們就已經提醒過,但是某些西方國家非要搞群免養蠱,現在只能看着我們吃肉,自己連湯都喝不上,這怪不了別人;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這些西方人士自己做不了救世主,還不許別人成為救世主,這種弟弟行為,我們不是針對他們中的誰,而是說在座的都是垃圾。
說真的,我們就是救世主,我們就是蓋世英雄,這個時候沒必要謙虛;從2020年到現在,我們承受了太多的非議、抹黑和攻擊,謙卑換不了西方某些人的善意,既然如此,我們就應該將他們那點可憐傲慢徹底打碎,讓他們明白,我們在國際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形象,是因為我們努力過、付出過、犧牲過,我們就是人間正道的光!